作者: 胡德光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5-31 10:02
“法官,补偿款我们已经收到了……”5月22日,2名当事人代表31名企业员工来到巨野法院,向执行法官送来锦旗与感谢信。
原来,2021年6月,由于A公司能源转型升级,部分员工被解除了劳动合同,双方就经济补偿等事宜产生争议申请劳动仲裁。巨野仲裁委于2022年2月25日作出裁决:由A公司偿还员工经济补偿金共计1222224元。事后,A公司不服裁决,同时向巨野法院提起诉讼,经二审判决,维持原判。
判决生效后,A公司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,31位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,执行和解中心承办法官实地走访了被执行企业,了解到A公司受转型升级、疫情等因素影响,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,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经营困局,企业濒临破产。
考虑到被执行企业设备设施完善,还是有生产能力和发展前景的,如果“一封了之”,对其无疑是致命打击,后续执行到位将更加艰难。
经过研判,为寻找最佳化解方式,承办法官决定启动“企业信用修复”机制,一方面,通过信用修复帮助企业扫清市场融资方面的障碍,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;另一方面,由法院常态化监管被执行人账户,监督其以生产经营所得分期清偿债务。
确定和解方案后,承办法官与和解员积极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,并组织双方签订了执行和解书。
截至今年5月,31名员工的122万元经济补偿款全部执行完毕,被执行企业也成功摆脱“债务危机”,恢复正常生产经营。
通讯员 周莹莹 记者 胡德光